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,高脂血癥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肥胖以及吸煙等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或不良嗜好,正在加重、加快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發展。
▍一、概述
研究證實,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是導致心腦血管事件的最大危險因素。
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腦卒中密切相關,缺血性卒中占所有類型卒中的
80%,其中
25%-50%的患者由不穩定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引起,其中易損斑塊的破裂、脫落是缺血性腦卒中主要的發病機制之一。頸動脈作為動脈粥樣硬化疾病容易累及的部位,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。
目前,對頸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評價,通常采用超聲、
CTA、
MRA、
DSA等。這些技術側重于對管腔狹窄程度的評價,而對粥樣硬化斑塊本身的評價比較局限。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術不僅能夠評價斑塊的大小,較好地顯示斑塊形態特征,如斑塊的形狀、斑塊表面有無潰瘍,更可以識別斑塊內不同組織成分,定量評價斑塊內容物,如脂質核、纖維帽、出血及鈣化等成分,從而可以對斑塊進行定性分析,在判斷斑塊穩定性方面有著較明顯的優勢。
▍二、檢查方法
磁共振血管檢查技術可以分為亮血法和黑血法,黑血法在顯示血流的同時可以很好地顯示周圍組織,現在主要用黑血法進行頸動脈斑塊的分析。
頸動脈斑塊
MRI檢查常規方法,先用時間飛躍法進行
“亮血
”掃描,初步確定斑塊位置、范圍及頸動脈分叉位置,然后對斑塊進行軸位掃描,再掃描
T1WI、
T2WI、質子加權成像
(PDWI) ,通過
4個序列的不同信號強度,可獲得斑塊成分的相關信息,包括炎癥反應、新生血管、脂質核心、出血、纖維帽、鈣化、血栓形成等。
掃描檢查結束后再通過采集到的數據,醫生要集中某個時間段,進行繁瑣的測量評判。這樣大大增加醫生的工作量,還會因為每位醫生的評判標準不統一,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定量、定性分析。同時,需要給患者增加心電門控進行掃描,這樣對血管性疾病評判更加準確,可是大大影響了掃描操作的便捷性,增加醫生的工作負擔。
電氣康達
Apsaras
MR 1.5T的頸動脈斑塊檢查相對簡單,斑塊后處理分析便捷,而且序列掃描不需要為患者佩戴心電門控。后處理僅需三步,第一步導入序列,第二步畫取參照區域肌肉,第三步選取狹窄血管,頸動脈斑塊自動識別,統計數據自動生成。不僅減少了醫生的工作負擔,而且得到頸動脈斑塊定位、定量、定性的準確評價。
▍三、技術參數
電氣康達
Apsaras
MR 1.5T頸動脈斑塊分析。
◆ 采用電氣康達
16通道相控陣頭頸聯合線圈
(RAPID Head&Neck Coil for 16ch Receiver )
◆ 掃描序列:高清
SE TR 500/TE 12,
2次射頻激勵,壓脂技術,黑血法。
“雷達技術
”有效抑制的偽影,實現圖像高保真采集。采用
FOV 180mm,
ReconMatrix 512,分辨率達到
0.35mm, 可以很好地顯示正常動脈壁(厚約
1mm)及動脈斑塊成分,實現了磁共振高分辨顯示。
◆ 患者的選?。号R床或其他相關檢查證實存在斑塊的患者為佳;磁共振頭部檢查患者且年齡超過
60 歲患者,亦可進行斑塊篩查掃描。
◆ 掃描定位:頭部檢查患者可行二次定位,選擇相應的頭頸聯合線圈。定位頸內、頸外動脈分叉處上 2cm 為中心掃描(斑塊好發部位)。
◆ 斑塊分析:需要選取狹窄頸動脈血管與參照肌肉組織進行比值計算。
出血性成分(紅色)、脂肪成分(黃色)、纖維成分(綠色)
▍四、總結
1、快速掃描:序列掃描時間設定在 3 分鐘內,可以在常規掃描中使用;
2、患者無需應用心電門控,大大節省操作步驟;
3、電氣康達的雷達技術提升了斑塊分析的準確性,不僅能夠完美的抑制患者的動脈搏動偽影,同時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圖像質量,以供斑塊后處理評價,提高準確性;
4、電氣康達斑塊分析的軟件操作非常輕松,只需要三步,減少醫生的工作負擔,不僅能夠評價斑塊的大小,還能較好地顯示斑塊形態特征,如斑塊的形狀、斑塊表面有無潰瘍,可以識別斑塊內不同組織成分,定量評價斑塊內容物,如脂質核、纖維帽、出血及鈣化等成分,從而可以對斑塊進行定性分析,在判斷斑塊穩定性方面有優勢。
電氣康達該技術目前實現了統一的評判標準;正與國內多家大型三甲醫院進行了臨床、科研合作,得到廣泛好評,必將成為頸動脈斑塊的影像學診斷利器。
原創內容,轉載請注明出處
撰稿 | 大放事業部 郝彬
審校 | 樸常福
排版 | Simon